1958~2000年6月连续性暴雨的特征分析

被引:45
作者
丁治英
常越
朱莉
何金海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连续性暴雨; 南亚高压; 高空急流; 华南; 双雨带;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2.003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8~2000年6月的43年间我国长江以南各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区域划分和统计,并以此为依据作了初步的分析。分析发现6月份我国南方暴雨发生频繁,且华南、江南可同时有连续性暴雨过程存在,并得出了我国6月份连续性暴雨的基本特征以及年代际的变化规律,认为1990年代以后连续性暴雨增加明显。最后以1994、1998、2005年6月发生我国南方的连续性暴雨为例,初步探讨了连续性暴雨中华南、江南双雨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形成机制,指出产生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背景场与南亚高压和高空急流的稳定维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J].
鲍名 .
大气科学, 2007, (05) :779-792
[2]   中纬度突发性暴雨的可能先兆特征 [J].
王兴荣 ;
郑媛媛 ;
高守亭 ;
周昆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612-617
[3]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的湿位涡异常诊断:质量和热力强迫的数值分析 [J].
文莉娟 ;
程麟生 ;
左洪超 ;
隆霄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5) :447-453
[4]   “99.6”梅雨锋暴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杨静 ;
王鹏云 ;
李兴荣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2) :203-212
[5]   南亚高压与偏北风急流出口区的暴雨生成机制 [J].
丁治英 ;
张兴强 ;
寿绍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6) :671-679
[6]   “5.24”华南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J].
闫敬华 ;
薛纪善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02-308
[7]   持续性梅雨锋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J].
张雁 ;
丁一汇 ;
马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161-167
[8]   “倾斜”高空急流轴在大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J].
徐海明 ;
何金海 ;
周兵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2) :155-161
[9]   “99.6”江汉平原连续暴雨特征分析 [J].
程米芳 .
湖北气象, 2001, (01) :11-12
[10]   1999年上海市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J].
陈智强 ;
戴新甫 ;
梁旭东 .
气象, 2000, (09)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