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44
作者
曹丁涛 [1 ]
李文平 [2 ]
机构
[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两带”高度; 硬岩岩性比例系数; 多因素影响; 回归分析;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4.01.025
中图分类号
TD823 [地下开采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作者选择煤层近乎水平(倾角<15°)、采场达到充分开采的地质采矿条件,对影响综采(放)"两带"发育高度的煤厚、顶板岩性、岩层组合、采深、工作面斜长、推进速度等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40例实测数据,运用线性、非线性回归分析,首先研究上述各单因素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得到各单因素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关系式,结果是:导水裂隙带高度与采厚、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工作面斜长成自然对数函数关系,与采深成指数函数关系,与推进速度关系不大。在单因素相关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非线性回归,得到综采(放)导水裂隙带高度与主要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统计关系式。经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比较,本研究得出的拟合公式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本文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即硬岩岩性比例系数,该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煤层顶板总体强度和岩层组合结构特征,既客观又便于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离层静水压突水及其防治 [J].
曹丁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 40 (02) :9-12+41
[2]   工作面不同采宽与导水裂隙带高度关系研究 [J].
刘洋 .
煤矿安全, 2010, 41 (04) :13-17
[3]   华丰井田4煤层顶板砾岩水突出影响因素分析 [J].
施龙青 ;
于小鸽 ;
魏久传 ;
郭建斌 ;
翟培合 ;
李敬法 ;
李功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39 (01) :26-31+44
[4]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 [J].
孙亚军 ;
徐智敏 ;
董青红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238-245
[5]   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电法探测研究 [J].
刘树才 ;
刘鑫明 ;
姜志海 ;
邢涛 ;
陈酩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48-356
[6]   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J].
许家林 ;
王晓振 ;
刘文涛 ;
王志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80-385
[7]   综放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 [J].
陈荣华 ;
白海波 ;
冯梅梅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2) :220-223
[8]   潘谢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采厚关系回归分析 [J].
李洋 ;
李文平 ;
刘登宪 .
地球与环境, 2005, (S1) :66-69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综放导水断裂带高度预计 [J].
陈佩佩 ;
刘鸿泉 ;
朱在兴 ;
闫艳 .
煤炭学报, 2005, (04) :438-442
[10]   潘谢矿区采动岩体裂隙发育高度的研究 [J].
涂敏 .
煤炭学报, 2004, (06) :6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