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高丽 [1 ]
张向葵 [1 ,2 ]
田录梅 [3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
[2]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3]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自尊; 归因方式; 状态焦虑; 失败诱导; 大学生;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0.01.038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16名大学生为对象,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筛选出1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诱导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t检验中,低自尊的归因方式平均分为14.69,高自尊被试的归因方式平均分为12.93;②在方差分析中,对于被试失败前后焦虑差,自尊和归因方式的主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分别为F(1,118)=7.56,P<0.01,F(1,118)=4.83,P<0.05,F(1,118)=5.44,P<0.05。结论:自尊与归因方式均能起到缓冲失败后不良状态焦虑情绪的作用,两者在对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情绪现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胡明 ;
郑磊 ;
夏强 ;
邓艳霞 ;
胡国清 ;
孙振球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592-594+597
[2]   牡丹江市小学生焦虑问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彭娟 ;
宋彦 ;
于守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4) :424-425
[3]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 [J].
王纯 ;
张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6) :629-631
[4]   自尊对大学生失败后情绪状态的影响 [J].
田录梅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3) :104-107
[5]   焦虑研究述评 [J].
党彩萍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99-103
[6]   自尊概念辨析 [J].
田录梅 ;
李双 .
心理学探新, 2005, (02) :26-29
[7]   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 [J].
张向葵 ;
田录梅 .
心理学报, 2005, (02) :240-245
[8]   不同焦虑者的归因模式研究 [J].
罗增让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4-109
[9]   内隐自尊的稳定性——成败操纵对内隐自尊的影响 [J].
蔡华俭 ;
杨治良 .
心理科学, 2003, (03) :461-464
[10]   短期性与长期性焦虑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J].
杨开勒 .
心理科学, 2002, (03) :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