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寨凹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5
作者
李厚民 [1 ]
叶会寿 [1 ]
王登红 [1 ]
陈毓川 [2 ]
屈文俊 [3 ]
杜安道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钼矿床; 成矿谱系; 寨凹; 豫西;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2.006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寨凹钼矿床位于河南熊耳山地区,是新近发现的穿插于太古宙太华岩群深变质岩中的辉钼矿石英脉型钼矿床。为了获得该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从10件采自辉钼矿石英脉的样品中挑选出辉钼矿单矿物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10件辉钼矿样品22次测定结果的年龄最小值为(1680±24)Ma,最大值为(1831±29)Ma。其中10件辉钼矿粗粒(自然粒度)状态下13次测定结果的等时线年龄为(1686±67)Ma,MSWD=16;4件研磨后粉末状辉钼矿9次测定结果的等时线年龄为(1804±12)Ma,MSWD=1.09。两条等时线的初始187Os值在误差范围内接近于0,表明187Os全部由Re衰变而来。上述结果表明,寨凹钼矿床形成于17~18亿年的中元古代早期,是目前中国已知最老的钼矿床,为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伸展-裂解环境中构造-岩浆热事件所伴随的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与熊耳群火山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辉钼矿的Re含量为4.832×10-6~0.665×10-6,平均3.045×10-6,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围岩地层。东秦岭地区从元古宙到印支期、燕山期的钼矿化构成该区的钼成矿谱系,寨凹钼矿床可能是该谱系中最早的端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东秦岭—大别地区中生代与岩浆活动有关钼(钨)金银铅锌矿床成矿系列 [J].
李厚民 ;
陈毓川 ;
叶会寿 ;
王登红 ;
郭保健 ;
李永峰 .
地质学报, 2008, (11) :1468-1477
[2]   辉钼矿亚晶粒范围内Re和187Os的失耦现象 [J].
杜安道 ;
屈文俊 ;
王登红 ;
李厚民 ;
丰成友 ;
刘华 ;
任静 ;
曾法刚 .
矿床地质, 2007, (05) :572-580
[3]   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厚民 ;
叶会寿 ;
毛景文 ;
王登红 ;
陈毓川 ;
屈文俊 ;
杜安道 .
矿床地质, 2007, (04) :417-424
[4]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聂凤军 ;
张万益 ;
杜安道 ;
江思宏 ;
刘妍 .
地质学报, 2007, (07) :898-905
[5]   辽西肖家营子钼(铁)矿床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代军治 ;
毛景文 ;
杜安道 ;
谢桂青 ;
白杰 ;
杨富全 ;
屈文俊 .
地质学报, 2007, (07) :917-923
[6]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J].
代军治 ;
毛景文 ;
杨富全 ;
叶会寿 ;
赵财胜 ;
谢桂青 ;
张长青 .
矿床地质, 2006, (05) :598-612
[7]   秦岭造山带秋树湾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郭保健 ;
毛景文 ;
李厚民 ;
屈文俊 ;
仇建军 ;
叶会寿 ;
李蒙文 ;
竹学丽 .
岩石学报, 2006, (09) :2341-2348
[8]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叶会寿 ;
毛景文 ;
李永峰 ;
郭保健 ;
张长青 ;
刘王君 ;
闫全人 ;
刘国印 .
地质学报, 2006, (07) :1078-1088
[9]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J].
任康绪 ;
阎国翰 ;
蔡剑辉 ;
牟保磊 ;
李凤棠 ;
王彦斌 ;
储著银 .
岩石学报, 2006, (02) :377-386
[10]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永峰 ;
毛景文 ;
刘敦一 ;
王彦斌 ;
王志良 ;
王义天 ;
李晓峰 ;
张作衡 ;
郭保健 .
地质论评, 2006, (01) :1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