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130
作者
代军治
毛景文
杨富全
叶会寿
赵财胜
谢桂青
张长青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燕辽钼(铜)成矿带;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成矿动力学背景;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6.05.007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1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 [1]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J]. 矿床地质, 2005, (03) : 292 - 304
  • [2] 燕山造山带燕山期构造叠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邓晋福
    赵国春
    苏尚国
    刘翠
    陈亦寒
    李芳凝
    赵兴国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 157 - 165
  • [3]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毛景文
    谢桂青
    张作衡
    李晓峰
    王义天
    张长青
    李永峰
    [J]. 岩石学报, 2005, (01) : 171 - 190
  • [4] 燕山板内造山带早期构造变形演化——以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为例
    胡健民
    刘晓文
    赵越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255 - 271
  • [5] 燕山运动与东亚构造体制的转变
    赵越
    徐刚
    张拴宏
    杨振宇
    张岳桥
    胡健民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319 - 328
  • [6] 铜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时限的初步厘定
    蒙义峰
    杨竹森
    曾普胜
    徐文艺
    王训成
    [J]. 矿床地质, 2004, (03) : 271 - 280
  • [7] 河北寿王坟铜矿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张瑞斌
    刘建明
    叶杰
    李永兵
    [J]. 矿产与地质, 2003, (02) : 122 - 126
  •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9] 中生代燕山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以河北省和辽宁省为重点的研究
    Gregory A.Davis
    郑亚东
    王琮
    Brian J.Darby
    张长厚
    George Gehrels
    汪洋
    李凯明
    [J]. 北京地质, 2002, (04) : 1 - 40
  • [10]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生代花岗岩:从碰撞后到非造山
    刘红涛
    翟明国
    刘建明
    孙世华
    [J]. 岩石学报, 2002, (04) : 433 -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