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节水稻作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波 [1 ,2 ]
邓艳萍 [1 ]
肖新 [1 ,2 ]
赵言文 [2 ]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节水稻作模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活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5.04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现状与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因素,通过4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节水稻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影响。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节水稻作模式下稻田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随着耕种年限增加,土壤容重下降,而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有效阻止土壤次生潜育化和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壤pH值;就土壤酶活性而言,节水稻作模式处理酶活性常规稻作模式相比,除转化酶外,其它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对磷酸酶与脲酶影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控制灌溉水稻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 [J].
彭世彰 ;
徐俊增 ;
黄乾 ;
吴宏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47-52
[2]   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研究 [J].
肖新 ;
赵言文 ;
胡锋 ;
钱国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74-78
[3]   南方丘陵典型季节性干旱区水稻节水灌溉的密肥互作效应研究 [J].
肖新 ;
赵言文 ;
胡锋 ;
牛高华 ;
李旭征 ;
刘红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6) :77-83
[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李秀英 ;
赵秉强 ;
李絮花 ;
李燕婷 ;
孙瑞莲 ;
朱鲁生 ;
徐晶 ;
王丽霞 ;
李小平 ;
张夫道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8) :1591-1599
[5]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6]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
[7]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8]   Effects of irrigation-induced salinity and sodicity on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J].
Rietz, DN ;
Haynes, RJ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3, 35 (06) :845-854
[9]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land use history in cultivated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of coastal California [J].
Steenwerth, KL ;
Jackson, LE ;
Calderón, FJ ;
Stromberg, MR ;
Scow, KM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2, 34 (11) :1599-1611
[10]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for irrigated rice in a semi-arid tropical environment [J].
Borrell, A ;
Garside, A ;
Fukai, S .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7, 52 (03) :2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