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滋病歧视及反歧视对策

被引:26
作者
聂俊雄
汪荣
机构
[1]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歧视; 医学伦理; 医学人文精神; 医德建设; 反歧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052 [医学伦理学];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0101 ;
摘要
艾滋病是最受歧视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人们恐惧艾滋病,以及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使人们习惯于将它和某些特定的行为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疾病与人格品质相关联,个别媒体的不当报道更加助长了人们的这种不当认识;某些医疗机构也有歧视和漠视艾滋病人的现象,病人正当就医权利屡被侵犯,维权之路举步维艰;歧视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最大障碍,它使高危行为者排斥检测,并强化了社会公众的恐惧心理。反对歧视任重道远,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反歧视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加强宣传和政策倡导,落实有关责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精神等方面着手,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艾滋病羞辱和歧视的原因及对策 [J].
陈晶 ;
方鹏骞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15 (03) :318-320
[2]   对我国艾滋病立法相关问题的思考 [J].
何力 .
新远见, 2009, (04) :79-85
[3]   农村艾滋病患者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社会排斥研究——以河南省ZQ村的调查为例 [J].
王谨 .
消费导刊, 2009, (06) :30-31
[4]   艾滋病报道的烙印与去烙印化对策 [J].
孙晶 .
新闻战线, 2009, (02) :60-61
[5]   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J].
任海英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 (01) :143-146
[6]   艾滋歧视研究进展 [J].
严谨 ;
肖水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1) :102-104
[7]   医疗服务过程中艾滋病相关的耻辱与歧视 [J].
汪媛 ;
张孔来 .
生殖医学杂志, 2006, (01) :67-70
[8]   耻辱和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J].
阎志华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4) :310-311
[9]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J].
曹晓斌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35-236+240
[10]  
社会歧视是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绊脚石[N]. 郴州日报. 2008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