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影响沙尘传输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被引:29
作者
姜学恭 [1 ]
陈受钧 [2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沙尘暴; 地形;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东亚地形对中国沙尘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多发区主要位于中国南疆盆地和内蒙古西部及蒙古南部。南疆盆地沙尘天气集中在盆地南缘;而蒙古、内蒙古西部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沙漠腹地。青藏高原东北侧到黄土高原中部是沙尘天气次多发区。蒙古、内蒙古西部沙漠腹地多发区的形成不仅由于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同时也具备了沙尘暴迅速增强的条件:阿尔泰-萨彦岭南侧的峡谷地形强迫形成峡谷急流,明显增强了该区域地面风速;萨彦龄山地南坡携带大量沙尘的向南下坡气流遇到东—西向的峡谷气流时受到阻挡形成聚集;同时,这一地区起伏的地表产生的地形波加强了地面起沙。这种大量沙尘在大气中聚集之后再进行传输的特征可以视为在大气中形成了沙尘"中继站"。导致沙尘进一步向东输送的地形因素是阿尔泰—萨彦岭山地南侧的峡谷地形,而萨彦岭山地南坡的下坡气流和青藏高原东北侧的地形强迫绕流是导致沙尘向南输送的原因。由于青藏高原地形绕流的强大以及冷锋过程的相对频繁使得沙尘的向南输送更为强盛,这也是青藏高原东北侧沙尘天气多发区的形成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蒙强、弱沙尘暴年春季平均环流及沙尘活动变化分析
    宋敏红
    钱正安
    蔡英
    柳中明
    [J]. 气象学报, 2007, (01) : 94 - 104
  • [2] 与动力场相耦合的区域沙尘分档模式及个例模拟
    程丛兰
    王迎春
    刘伟东
    张小玲
    徐晓峰
    谢璞
    [J]. 科学通报, 2004, (19) : 2007 - 2013
  • [3] 中国北方特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分型研究
    刘景涛
    钱正安
    姜学恭
    郑明倩
    [J]. 高原气象, 2004, (04) : 540 - 547
  • [4] 中国春季沙尘天气频数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面风压场的关系
    王小玲
    翟盘茂
    [J]. 气象学报, 2004, (01) : 96 - 103
  • [5] 导致一例强沙尘暴的若干天气因素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姜学恭
    沈建国
    刘景涛
    陈受钧
    [J]. 气象学报, 2003, (05) : 606 - 620
  • [6] 沙尘暴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石广玉
    赵思雄
    [J]. 大气科学, 2003, (04) : 591 - 606
  • [7] Study and case simulation of a regional dust model coupled with a nonhydrostatic dynamics model[J] . Conglan Cheng,Yingchun Wang,Weidong Liu,Xiaoling Zhang,Xiaofeng Xu,Pu Xi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