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地都市区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地形特征分异研究

被引:29
作者
陈丹
周启刚
何昌华
刘琳琳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特征;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重庆都市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在低强度土地利用类型逐步向高强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过程中,土地利用受地形因子的制约性越显突出。以重庆山地都市区为例,利用TM数据和DEM数据,综合研究分析1985—2010年间重庆都市区的各类用地在高程、坡度以及地形位不同地形因子中的分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重庆都市区各用地类型在不同地形因子等级下分异性特征显著,各地形因子等级中土地利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特征明显。近25a来,重庆都市区高强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500m高程以下的平地和400m高程以下的低缓坡,结构相对稳定;在500~1 200m的平地、400~600m的低缓坡以及500m以下的高缓坡区域内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竞争态势明显,人地矛盾突出,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核心区域;重庆都市区内的陡坡、500m以上的高缓坡以及600m以上的低缓坡内的草地、林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应作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的重点监测对象。文章旨在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5+220 +2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CLUE-S和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高志强 ;
易维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6) :208-216
[2]   太湖流域重污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李冰 ;
毕军 ;
田颖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71-476
[3]   基于RS与GIS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预测分析 [J].
孔次芬 ;
李月臣 ;
简太敏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2) :205-209
[4]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J].
王桂新 .
人口研究, 2012, 36 (02) :37-44
[5]   巴中市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J].
陈楠 ;
杨武年 ;
李娟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1) :185-188+263
[6]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起伏度的关系——以浙江省温州都市圈为例 [J].
胡业翠 ;
郑新奇 ;
吴家章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 (04) :1-6
[7]   基于DEM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为例 [J].
黄海洋 ;
杨庆媛 ;
王成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4) :159-164
[8]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 [J].
陈利顶 ;
杨爽 ;
冯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25-1234+1481
[9]   地形因子对京西门头沟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冯朝阳 ;
于勇 ;
高吉喜 ;
韩永伟 .
山地学报, 2007, (03) :274-279
[10]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J].
周启刚 ;
周万村 ;
张宝雷 ;
黄志勤 ;
江晓波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6) :156-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