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对急性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作用比较

被引:5
作者
胡剑江 [1 ]
马淑骅 [1 ]
马琰岩 [1 ]
高峻虹 [2 ]
付卫星 [2 ]
崔海峰 [1 ]
王毅 [1 ]
喻晓春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2]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动物模型; 多巴酚丁胺; 去乙酰毛花苷; 黄芪注射液;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1.11.089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建立稳定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并比较不同种类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作用差异,籍此探讨该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多巴酚丁胺组、去乙酰毛花苷组及黄芪注射液组,采用戊巴比妥钠股静脉给药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即时用多巴酚丁胺(100μg·kg-1)、去乙酰毛花苷(0.1 mg·kg-1)或黄芪注射液(4 mL·kg-1)静脉给药干预,全过程中使用四道生理仪监测心电图、左心室内压等指标的变化,观察药物治疗效果1~2 h。结果:使用戊巴比妥钠建立的稳定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左室内压峰值(LVSP)及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1)等各项指标降至初始值60%~70%并持续90 min以上。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2 min左右LVSP及dp.dtmax-1均明显回升至初始值90%以上(P<0.05),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20 min左右LVSP及dp.dtmax-1也明显回升至初始值90%左右(P<0.05),但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后未观察到指标明显改善现象。结论:使用戊巴比妥钠可建立较为稳定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此模型比较适用于多巴酚丁胺类药物及黄芪注射液的药理及药效研究,而不太适用于去乙酰毛花苷类药物的药效及深入机制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J].
王丽显 ;
杜武勋 ;
朱明丹 ;
宋启刚 ;
冯利民 ;
魏营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 1 (01) :78-81
[2]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J].
田颖 ;
王江 ;
李振魁 ;
祝善俊 ;
聂凌 ;
宋熔 .
心脏杂志, 2006, (04) :404-405+410
[3]   大鼠阿霉素慢性心衰模型的制备与心衰指标的判定 [J].
李梅秀 ;
田国忠 ;
欧叶涛 ;
宋汉君 ;
赵勇 ;
王鹏 .
解剖学研究, 2005, (03) :176-178
[4]   龙牙葱木皂苷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J].
葛敬岩 ;
赵春燕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2) :243-245
[5]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制作及临床意义 [J].
胡咏梅 ;
李法琦 ;
罗羽慧 ;
余江恒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3) :322-324
[6]   心衰的实验模型 [J].
曾贵云 ;
徐向伟 ;
刘厚孝 .
药学学报, 2002, (07) :579-585
[7]   心血通对实验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J].
王亚芳 ;
范礼理 ;
李华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 (02) :27-29
[8]   氧化苦参碱的强心作用 [J].
李青 ;
王进 ;
毛小洁 ;
邵春丽 ;
刘晖 ;
王世久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9, (04) :47-50
[9]   毒毛旋花子甙K对两种整体心衰模型的作用比较 [J].
孙文娟 ;
刘洁 ;
杨世杰 ;
张明淑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6) :46-48
[10]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J].
汪芳 .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6, (01)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