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61
作者
鲁艳红 [1 ,2 ]
聂军 [1 ,2 ]
廖育林 [1 ,2 ]
周兴 [1 ,3 ]
谢坚 [1 ,2 ]
汤文光 [1 ]
杨曾平 [1 ,2 ]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 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控释氮肥; 双季稻;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2.028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S145.6 [时效肥料];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101 ;
摘要
研究不同控释氮肥在减氮量施用条件下早、晚稻产量效应、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氮素养分特性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差异,为南方双季稻区控释氮肥在水稻高产节肥栽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静水溶解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控释氮肥(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和在常规尿素施氮量基础上节氮15%和30%对早、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曲线均为"S"形,但在培养期间硫包膜尿素氮素累积释放率均高于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条件下,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早稻减氮15%和30%施用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均表现为增产,而晚稻施硫包膜尿素增产,施树脂包膜尿素减产。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早、晚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用2种控释氮肥均能促进早、晚稻水稻植株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施用相同种类控释氮肥早晚稻稻谷、稻草和植株氮养分积累量随施氮量提高而提高。减氮15%和30%施用2种控释氮肥有利于氮肥回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的提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硫包膜尿素的提高效果优于树脂包膜尿素。常规尿素处理、减15%氮的2种控释氮肥处理均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减30%氮的控释氮肥处理土壤氮素肥力较试验前有所降低。适当降低氮用量施用控释氮肥,能促进双季水稻增产、增加氮素利用效率、维持或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规律的差异是导致其作用效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1+174 +1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紫云英配施控释氮肥对早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廖育林 ;
鲁艳红 ;
谢坚 ;
周兴 ;
聂军 ;
汤文光 ;
杨曾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03) :190-195+201
[2]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J].
郭晨 ;
徐正伟 ;
李小坤 ;
任涛 ;
吴礼树 ;
邹家龙 ;
李彬 ;
鲁剑巍 .
土壤, 2014, 46 (04) :618-622
[3]   控释氮肥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J].
冯爱青 ;
张民 ;
李成亮 ;
杨越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4, (03) :177-184
[4]  
不同控释氮肥对夏玉米同化物积累及氮平衡的影响[J]. 司东霞,崔振岭,陈新平,吕福堂.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5]   不同水分条件下缓/控释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 [J].
彭玉 ;
孙永健 ;
蒋明金 ;
徐徽 ;
秦俭 ;
杨志远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4, 40 (05) :859-870
[6]   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李敏 ;
郭熙盛 ;
叶舒娅 ;
刘枫 ;
袁嫚嫚 ;
黄义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4) :808-815
[7]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J].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8, (05) :778-783
[8]   包膜缓释肥料(CSFs)增产机理与氮肥利用率示踪研究 [J].
王艳 ;
王小波 ;
王小晶 ;
张渊 ;
苏霄倩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09-111
[9]   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谢春生 ;
唐拴虎 ;
徐培智 ;
张发宝 ;
陈建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2) :2177-2182
[10]   稻田控释氮肥的施用效果与合理施用技术 [J].
徐明岗 ;
孙小凤 ;
邹长明 ;
秦道珠 ;
八木一行 ;
宝川靖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