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下缓/控释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94
作者
彭玉
孙永健
蒋明金
徐徽
秦俭
杨志远
马均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干湿交替灌溉;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控灌、干湿交替灌溉、传统灌水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副区设尿素全部底施、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4种氮肥种类,研究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产量构成因素与氮素在结实期转运总量及其分配呈显著正相关。干湿交替灌溉和缓/控释肥均能提高干物质量、氮素吸收及产量并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施用缓/控释肥氮素表观利用率达42%~53%,相较于尿素全部底施和传统的尿素常规运筹,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23%,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6%~71%,增产8%~19%。控灌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有效性高,保证足穗、促进重穗;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能保持氮素的高效释放,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从而提高稻株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淹水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无效分蘖减少,氮素入渗、淋溶降低,成穗率提高。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运转的表现,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为本试验最佳处理,能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高产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7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缓/控释肥对杂交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彭玉 ;
马均 ;
蒋明金 ;
严奉君 ;
孙永健 ;
杨志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5) :1048-1057
[2]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J].
朱兆良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2) :259-273
[3]   不同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J].
朱齐超 ;
朱金龙 ;
危常州 ;
宁小雄 ;
李美宁 ;
赵红华 ;
张书捷 .
新疆农业科学, 2013, 50 (03) :433-439
[4]   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 [J].
张自常 ;
李鸿伟 ;
曹转勤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13, 39 (01) :84-92
[5]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 [J].
霍中洋 ;
杨雄 ;
张洪程 ;
葛梦婕 ;
马群 ;
李敏 ;
戴其根 ;
许轲 ;
魏海燕 ;
李国业 ;
朱聪聪 ;
王亚江 ;
颜希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5) :1035-1045
[6]   不同质地土壤下缓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张小翠 ;
戴其根 ;
胡星星 ;
朱德建 ;
丁秀文 ;
马克强 ;
张洪程 ;
朱聪聪 .
作物学报, 2012, 38 (08) :1494-1503
[7]   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孙永健 ;
孙园园 ;
刘树金 ;
杨志远 ;
程洪彪 ;
贾现文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1, 37 (12) :2221-2232
[8]   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群体质量 [J].
张自常 ;
徐云姬 ;
褚光 ;
王志琴 ;
王学明 ;
刘立军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11, 37 (11) :2011-2019
[9]   氮肥运筹和栽培方式对杂交籼稻Ⅱ优498结实期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李旭毅 ;
孙永健 ;
程宏彪 ;
郑洪帧 ;
杨志远 ;
贾现文 ;
刘树金 ;
胡蓉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1, 37 (09) :1650-1659
[10]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 [J].
任万军 ;
伍菊仙 ;
卢庭启 ;
吴锦秀 ;
杨文钰 ;
彭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2) :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