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氮肥运筹和栽培方式对杂交籼稻Ⅱ优498结实期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永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现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氮肥运筹;
冠层特性;
群体光合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4种栽培方式水稻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结实期冠层透光特性得到改善,抽穗期茎鞘干重、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到提高,抽穗后叶面积指数(LAI)和呼吸占群体光合的相对比例(CR/TCAP)有所降低,而群体光合速率(CAP)在两地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温光条件较差的温江点表现为先升后降,而温光条件较好的汉源点则呈下降趋势。当氮肥运筹为6:3:1时,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有利于改善冠层透光特性和群体质量,CAP升高的同时结实中后期CR/TCAP增幅减小,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当氮肥运筹比例为5:2:3时,扩行减株稀植栽培透光性能和群体质量的增幅最大,CAP升高的同时CR/TCAP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高于其他栽培方式;当氮肥运筹比例为4:1:5时,抛秧栽培在温江点有利于改善群体质量和增加光能截获,结实中后期CAP显著提高的同时CR/TCAP降低,群体光合生产优势明显,但温光条件改善后此优势并无体现。因此,提高水稻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需结合当地温光条件并针对栽培方式采用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50 / 16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杨吉顺
;
高辉远
;
刘鹏
;
李耕
;
董树亭
;
张吉旺
;
王敬锋
.
作物学报,
2010, 36 (07)
:1226-1233

杨吉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高辉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董树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吉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区域差异及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J].
吕川根
;
胡凝
;
姚克敏
;
夏士健
;
漆庆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5)
:529-536

吕川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胡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姚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漆庆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
超高产常规粳稻宁粳1号和宁粳3号群体特征及对氮的响应
[J].
李刚华
;
张国发
;
陈功磊
;
王绍华
;
凌启鸿
;
丁艳锋
.
作物学报,
2009, 35 (06)
:1106-1114

李刚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国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凌启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丁艳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4]
杂交棉标杂A1和石杂2号超高产冠层特性及其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J].
杜明伟
;
冯国艺
;
姚炎帝
;
罗宏海
;
张亚黎
;
夏东利
;
张旺锋
.
作物学报,
2009, 35 (06)
:1068-1077

杜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宏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张亚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夏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兵团农八师团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张旺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5]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J].
童平
;
杨世民
;
马均
;
吴合洲
;
傅泰露
;
李敏
;
王明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05-5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世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马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6]
中国抛秧稻作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J].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1)
:43-5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施N水平对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J].
时向东
;
刘艳芳
;
文志强
;
程刚
;
黄克久
;
吴纯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8)
:1625-1630

时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吴纯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烟草商业公司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8]
秧苗平面分布对水稻群体动态、冠层透光率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J].
陈德春
;
杨文钰
;
任万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359-365

陈德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文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任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9]
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汪仁全
;
马均
;
童平
;
张荣萍
;
李艳
;
傅泰露
;
吴合洲
;
刘志彬
.
杂交水稻,
2006, (06)
:60-6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荣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0]
插秧量与行距配置对北方杂交稻和常规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J].
王建林
;
徐正进
;
衣先众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6)
:631-637

王建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莱阳农学院

徐正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 莱阳农学院

衣先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栖霞市农业局 莱阳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