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退耕还草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杨洪晓 [1 ]
王学全 [2 ]
卢琦 [2 ]
郭建英 [3 ]
杨文斌 [2 ]
褚建民 [4 ]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3]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退耕; 草原修复; 原生演替; 灌木; 防护林; 高斯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过程,过窄或过宽的带间距都不利于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进程;2)当退耕地与林带的距离适当时,林带能明显促进草本群落的恢复,使草本的盖度和物种数目明显提高,当距离过大或过小时,这种促进作用显著减弱;3)林带间隙内不同距离草本群落的恢复效果符合高斯模型;4)根据高斯回归模型推算,当林带间距介于16~28m时,林带对草本群落的修复作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研究结果对优化温带草原区退耕地促草型灌木林的结构具有参考价值,就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来说,最好将林带间距控制在16~28m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4, (02) :252-260
[32]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 [J].
肖洪浪 ;
李新荣 ;
段争虎 ;
李涛 ;
李守中 .
中国沙漠, 2003, (06) :2-8
[33]   乌兰布和沙区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气候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 [J].
陈炳浩 ;
郝玉光 ;
陈永富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1) :63-68
[34]   不同风沙条件对几种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J].
于云江 ;
史培军 ;
鲁春霞 ;
刘家琼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53-58
[35]   地域分异规律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耕还林还草 [J].
伍光和 ;
王文瑞 .
中国沙漠, 2002, (05) :32-35
[36]   草原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演替情况的调查研究附视频 [J].
许志信 ;
李永强 ;
额尔德尼 ;
李华 .
内蒙古草业, 2002, (03) :10-13
[37]   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李新荣 ;
马凤云 ;
龙立群 ;
贾晓红 .
中国沙漠, 2001, (03) :3-8
[38]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气象效应 [J].
刘广菊 ;
胡光 ;
曲海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5) :83-86
[39]   内蒙古主要植被类型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J].
牛建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48-53
[40]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J].
高尚武 ;
王葆芳 ;
朱灵益 ;
王君厚 ;
张玉贵 .
林业科学, 1998, (02)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