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特征与监管体系催生

被引:11
作者
林晶
张昆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运作;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陈南辉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5 (06) :931-937
[2]   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监管 [J].
周卫江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33 (03) :9-14
[3]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及其监管取向 [J].
刘震 .
中国证券期货, 2012, (05) :223-225
[4]   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 [J].
张远 .
西部金融, 2012, (02) :68-72
[5]   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 [J].
巴曙松 .
中国金融, 2009, (14) :24-25
[6]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 [J].
张健华 ;
张雪春 .
金融研究, 2008, (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