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航行自由的体系化解析

被引:13
作者
马得懿 [1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2] 华东政法大学交通海权战略法治研究所
关键词
海洋航行自由; 海洋资源开发; 海洋法; 海洋争端; 海上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作为海洋自由首要内容的海洋航行自由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变迁。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体系化认知海洋航行自由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依据,同时亦可推论出海洋航行自由与海洋资源开发分别构成公约的主线索与主题。海洋航行自由与国家主权、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具有密切关联,并且具有多样态的属性。考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资源开发体系和海洋争端解决实践可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看,海洋航行自由与海洋资源开发的冲突属于终极意义上的冲突,而协调两者关系对于完善海洋航行自由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解国际法的国内法逻辑、海洋法公约的"整体性"解释需求以及海洋资源在海洋划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等不同进路之上,解决海洋航行自由与海洋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对海洋航行自由进行体系化解读是必要的。海洋航行自由体系化的模式是对航行自由限制与资源开发限制的融合。中国应该及早为完善海洋航行自由制度形成"国内法机制"、凸显海洋航行自由体系化的立法理念以及敢于在敏感海域强化资源开发与管理立法,并且善于通过国际组织的途径来完善海洋航行自由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50+159 +159-160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菲礼乐滩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前景分析 [J].
李金明 .
太平洋学报, 2015, 23 (05) :78-85
[2]   论“港口准入权”滥用对船舶管辖法律制度的冲击 [J].
胡斌 .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4, 25 (04) :93-100
[3]   试论航行自由的历史演进 [J].
张小奕 .
国际法研究, 2014, (04) :22-34
[4]   海岛主权争端适用有效控制规则的国内法逻辑 [J].
马得懿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6) :86-96
[5]   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现实困境与博弈破解 [J].
许浩 .
东南亚研究, 2014, (04) :18-27
[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J].
罗国强 .
云南社会科学 , 2014, (01) :125-131
[7]  
航行权与海洋环境管辖权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兼论建立南海协调机制的构想[J]. 管松.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3(00)
[8]   互动背景下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的政策选择 [J].
牟文富 .
太平洋学报, 2013, 21 (11) :45-58
[9]   适用于南海的航行和飞越制度研究 [J].
邹立刚 ;
王崇敏 .
当代法学, 2013, 27 (06) :139-147
[10]   论海洋自由与航行自由权利的边界 [J].
张湘兰 ;
张芷凡 .
法学评论, 2013, 31 (02)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