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鸟兽种群动态的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32
作者
斯幸峰
丁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样地; 鸟兽; 红外相机; 摄影机; 古田山; 白颈长尾雉; 兽类; 动态监测; 森林; 鸟类物种; 野生动物资源; 生物资源; 种群动态; 种群变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63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正>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古田山保护区)地处浙江省西部,位于118°03'49.7"–118°11'12.2"E,29°10'19.4"–29°17'41.4"N,总面积为8,107ha。古田山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以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地带性植被,保存有年龄较大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及大量的珍稀特有生物种类(于明坚等,2001)。古田山保护区亦是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全国两个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 [J].
方小斌 ;
周奕琳 ;
杨璐伊 ;
赵熠 ;
郑蔚虹 ;
柳劲松 .
四川动物, 2013, 32 (01) :125-130
[2]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麂活动节律[J]. 章书声,鲍毅新,王艳妮,方平福,叶彬.兽类学报. 2012(04)
[3]   浙江黑麂栖息地评价及保护对策 [J].
鲍毅新 ;
郑祥 ;
葛宝明 .
生态学报, 2006, (08) :2425-2431
[4]   白颈长尾雉春季扩散活动的影响因子 [J].
彭岩波 ;
丁平 .
动物学研究, 2005, (04) :373-378
[5]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植被特征研究 [J].
丁平 ;
杨月伟 ;
李智 ;
姜仕仁 ;
诸葛阳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5) :557-562
[6]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J].
于明坚 ;
胡正华 ;
余建平 ;
丁炳扬 ;
方腾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4) :23-28
[7]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与群落 [J].
丁平 ;
姜仕仁 ;
诸葛阳 .
动物学杂志, 1992, (06) :19-22
[8]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生态研究 [J].
丁平 ;
诸葛阳 ;
姜仕仁 .
生态学报, 1989, (02) :121-127
[9]   浙江省兽类区系及地理分布 [J].
诸葛阳 .
兽类学报, 1982, (02) :157-166
[10]  
To bait or not to bait: A comparison of camera-trapping methods for estimating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density[J] . Byron D. du Preez,Andrew J. Loveridge,David W. Macdonald.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