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卫星资料分析苏州夏季城市热岛效应

被引:14
作者
朱焱 [1 ,2 ]
朱莲芳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江苏省苏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卫星遥感; 观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苏州2004—2007年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购自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Landsat5卫星(25 m分辨率)资料,分析研究苏州地区城市热岛总体特点以及分布规律,并对可能变化做一些探讨。分析认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苏州地区气温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特征,气温高值中心呈西北—东南走向,沿太湖及沿江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苏州城市地表温度呈明显的放射型分布,以市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苏州夏季城市热岛现状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J].
戎春波 ;
刘红年 ;
朱焱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84-87
[2]   城市化对江苏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个例分析 [J].
解令运 ;
汤剑平 ;
路屹雄 ;
占小红 .
气象科学, 2008, (01) :74-80
[3]   青岛百年气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庞华基 ;
高靖 ;
李春 ;
盛立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4) :524-529
[4]   城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分析 [J].
王桂玲 ;
蒋维楣 ;
魏鸣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298-304
[5]   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肖荣波 ;
欧阳志云 ;
李伟峰 ;
张兆明 ;
王效科 .
气象科学, 2007, (02) :230-236
[6]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郑祚芳 ;
刘伟东 ;
王迎春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94-699
[7]   基于遥感的北京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关系研究 [J].
王文杰 ;
申文明 ;
刘晓曼 ;
张峰 ;
潘英姿 ;
罗海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2) :44-48
[8]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J].
季崇萍 ;
刘伟东 ;
轩春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69-77
[9]  
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变化与城市发展[J]. 于淑秋,卞林根,林学椿.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10]   北京城市化进程与热岛强度关系的研究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唐国利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7) :88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