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提高冬小麦-夏玉米施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37
作者
司贤宗
韩燕来
王宜伦
刘蒙蒙
谭金芳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缓释尿素; 一基一追模式; 氮素吸收; 土壤供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体系高效简化的施肥技术。【方法】通过两年定位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高产(22 500 kg.hm-2)生产的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分别以不施氮肥(CK)和普通尿素施一次基肥和三次追肥(简称一基三追)常规施肥模式(CK1)为对照,研究一次基肥和一次追肥(简称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配比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季,与CK1相比,100%缓释尿素处理(T1)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与前者无显著差异,80%-2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60%-40%缓释-普通尿素组合处理(T2、T3)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低于CK1;夏玉米季,各缓释尿素处理在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方面均不低于CK1,表现出较好的施肥效应,其中T2处理两年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达最高。与CK1相比,在冬小麦季,T1在灌浆后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在夏玉米季,T2在吐丝后15 d具有相对较高的无机氮水平,且在吐丝期土壤无机氮水平亦高于其它缓释尿素处理。【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采用T1、T2处理一基一追模式的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高于CK1,总产量均超过22 500 kg.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的施肥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90 / 13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J].
赵士诚 ;
沙之敏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3) :517-524
[2]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J].
卢艳丽 ;
白由路 ;
王磊 ;
王贺 ;
杜君 ;
王志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01) :209-215
[3]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张许 ;
刘天学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339-347
[4]   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征及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韩燕来 ;
张许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5) :3151-3158
[5]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赵士诚 ;
裴雪霞 ;
何萍 ;
张秀芝 ;
李科江 ;
周卫 ;
梁国庆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492-497
[6]   缓/控释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王瑾 ;
谭金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4) :254-257
[7]   小麦-玉米周年轮作制下的控释肥及控释BB肥肥效试验研究 [J].
孙克刚 ;
和爱玲 ;
李丙奇 ;
胡颖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2) :150-154
[8]   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裴雪霞 ;
王秀斌 ;
何萍 ;
张秀芝 ;
李科江 ;
周卫 ;
梁国庆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9-15
[9]   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肖强 ;
张夫道 ;
王玉军 ;
张建锋 ;
张树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5) :951-955
[10]   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特性及对作物氮素利用率与氮素损失的影响 [J].
肖强 ;
张夫道 ;
王玉军 ;
张建锋 ;
张树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77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