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施肥技术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张婧 [1 ]
夏光利 [2 ]
李虎 [1 ]
朱国梁 [2 ]
牟小翎 [2 ]
王立刚 [1 ]
黄诚诚 [1 ]
江雨倩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联合实验室
[2]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一次性施肥;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N2O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施氮条件土壤N2O排放特征进行周年观测,以探讨不同处理[对照(CK)、优化施氮(OPT)、优化氮肥一次性施用(OPT1)和控释肥(CRF)]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温度、湿度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N2O排放峰值主要出现在施肥+降雨或灌溉事件后,不同处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在-0.24~2.78 mg N2O·m-2·h-1,平均排放通量23.88~65.46μg N2O·m-2·h-1,OPT1和CRF两个一次性施肥处理可以降低小麦和玉米基肥施用后土壤N2O排放峰值,但未改变轮作周期土壤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N2O排放有显著影响,且对夏玉米季土壤N2O排放影响大于冬小麦季;各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之间均无相关性;不同处理N2O年度排放总量差异显著,与OPT处理相比,OPT1处理和CRF处理N2O年排放总量分别减少27.47%和22.80%。各处理N2O排放系数介于0.28%0.50%,均低于IPCC 1.0%的推荐值,且各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一次性施肥技术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玉米一次性分层缓释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J].
邹忠君 ;
孙艳华 .
农学学报, 2011, 1 (06) :6-9
[12]  
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J].衣文平;孙哲;武良;史桂芳;朱国梁;李亚星;谷佳林;徐秋明;.应用生态学报.2011, 03
[13]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and soil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a Japanese andisol as affected by N-fertilizer management [J].
Chu, H ;
Hosen, Y ;
Yagi, K .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04, 50 (02) :287-292
[14]   Nitrous oxide emission b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and at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nd temperatures [J].
Maag, M ;
Vinther, FP .
APPLIED SOIL ECOLOGY, 1996, 4 (01) :5-14
[15]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6]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J].
卢艳丽 ;
白由路 ;
王磊 ;
王贺 ;
杜君 ;
王志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209-215
[17]   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征及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J].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韩燕来 ;
张许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5) :3151-3158
[18]   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 [J].
丁洪 ;
王跃思 ;
秦胜金 ;
张玉树 ;
项虹艳 ;
李卫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5) :1015-1019
[19]   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J].
徐培智 ;
谢春生 ;
陈建生 ;
张发宝 ;
唐拴虎 .
土壤肥料, 2005, (05) :49-51
[20]   控释肥料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李方敏 ;
樊小林 ;
刘芳 ;
汪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17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