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万发拨子遗址猪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27
作者
管理 [1 ]
胡耀武 [2 ]
汤卓炜 [3 ]
杨益民 [2 ]
董豫 [1 ]
崔亚平 [4 ]
王昌燧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3]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环境考古研究室
[4]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关键词
家猪起源; 食谱分析; C,N稳定同位素; 野猪与家猪的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家猪驯化之初,如何鉴别其与野猪的差异,至今尚没有理想的科学方法.为此采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吉林省通化市万发拨子遗址26座墓葬及灰坑中出土的猪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遗址中家猪和野猪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了采用食谱分析方法鉴别家猪与野猪的可行性.未污染猪骨的骨胶原δ13C和δ15N分析显示,猪主要以C3类植物为食.家猪与野猪的δ13C值无明显差异,但δ15N值的差异显著,这当与家猪食物中包含较多的蛋白质有关.家猪与野猪食谱的内在差异,预示着通过食谱分析方法科学鉴别家猪与野猪和探索家猪起源,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78 / 16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袁靖.中国古代的家猪起源[J].西部考古,2006(00)
[2]   野猪生物学特性及驯养方法 [J].
王京仁 ;
李淑红 ;
夏维福 ;
王文彬 ;
韩庆 ;
李文健 .
经济动物学报, 2002, (03) :52-54
[3]   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 [J].
蔡莲珍 ;
仇士华 .
考古, 1984, (10) :949-955
[4]   Reconstructing northern Chinese Neolithic subsistence practices by isotopic analysis [J].
Pechenkina, EA ;
Ambrose, SH ;
Ma, XL ;
Benfer, RA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5, 32 (08) :1176-1189
[5]  
Masao Minagawa,Akira Matsui,Naotaka Ishiguro.Patterns of prehistoric boar Sus scrofa domestication, and inter-islands pig trading across the East China Sea, as determined by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analysis[J].Chemical Geology,2005(1)
[6]  
陈文华著.农业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7]  
Diamond,JM.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