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冀中南一次春季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14
作者
马鸿青 [1 ,2 ]
丁治英 [1 ]
张会 [2 ]
王志超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保定市气象局
关键词
短时暴雨; 强对流; 地面辐合线; 带状回波; 冀中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 1 1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和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和风向在河北中南部的辐合促进了水汽的辐合。块状回波与带状回波交接处出现最大暴雨中心,逆风区和弱辐合区与较强降水相吻合。邢台次云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北部主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邢台北部低于-42云区范围扩大,邢台狭窄的强对流回波带形成。地面加密风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均对短时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带状回波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快速强烈发展,而且随着河北中南部地面辐合线的消失而原地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陶诗言等著, 2001
[12]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
[13]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辽宁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J].
陈传雷 ;
陈艳秋 ;
孙欣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5) :28-31
[14]   05.7.23河北暴雨中尺度分析 [J].
侯瑞钦 ;
景华 ;
张迎新 ;
张文君 .
气象, 2006, (07) :88-94+130
[15]   TBB资料的处理及应用 [J].
傅昺珊 ;
岳艳霞 ;
李国翠 .
气象, 2006, (02) :40-45
[16]   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赵玉春 ;
王仁乔 .
气象科技, 2005, (03) :245-249
[17]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夏丽花 ;
陈德花 ;
冯晋勤 .
气象科技, 2004, (S1) :21-24
[18]   1998年6月8~9日香港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孙健 ;
刘淑媛 ;
陶祖钰 ;
王洪庆 .
大气科学, 2004, (05) :713-721+801
[19]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中小尺度涡旋族发生演变分析 [J].
翟国庆 ;
王智 ;
何斌 .
气象学报, 2003, (06) :661-672
[20]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J].
夏文梅 ;
张亚萍 ;
汤达章 ;
顾松山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6) :787-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