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薛朝霞 [1 ]
梁九清 [2 ]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 人格; 适应,心理学; 自杀; 意念;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2.09.017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路径模型图,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科大学928名大学生施测生活事件量表(ASLEC)、冲动人格问卷(BIS-CV)、应对方式问卷(CSQ)和自杀意念量表(SIOSS),并进行相关和复回归分析,探讨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复回归结果显示:有6条路径显著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影响;冲动人格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的中介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影响。结论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73+1076 +10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归因方式和心理求助的调节效应? [J].
梁丽婵 ;
李欢欢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1, (05) :625-627
[2]   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徐东 ;
张亚利 ;
杨少杰 ;
童永胜 ;
王志青 ;
牛雅娟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08) :610-615
[3]   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应对效能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J].
李昊 ;
张卫 .
中国特殊教育 , 2011, (03) :84-88
[4]   大学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J].
李艳兰 .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11) :999-1001
[5]   大学生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J].
饶夏溦 ;
张婷 ;
蓝巧俊 .
科技成果纵横, 2007, (04) :45-46
[6]   山东某地农村人群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和随访研究 [J].
崔树伟 ;
杨荣山 ;
何凤生 ;
郑玉新 ;
李芳健 ;
秦复康 ;
费立鹏 .
卫生研究, 2003, (06) :562-564
[7]  
自杀与自伤[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功迎, 2009
[8]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uicide ideation and attempts [J].
Hirsch, Jameson K. ;
Wolford, Karen ;
LaLonde, Steven M. ;
Brunk, Lisa ;
Parker Morris, Amanda .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7, 31 (04) :533-546
[9]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 . Michael R Phillips,Xianyun Li,Yanping Zhang.The Lancet . 2002 (9309)
[10]  
Body investment, depression, and alcohol use as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prone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2 Lamis DA,Malone PS,Langhinrichsen-Rohling J,Ellis TE. Crisis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