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23
作者
普宗朝 [1 ]
张山清 [1 ]
宾建华 [1 ]
窦新英 [1 ]
冯志敏 [2 ]
机构
[1] 新疆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2] 新疆气象局气候中心
关键词
乌昌地区; 热量资源; 精细化时空变化;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反距离加权残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气候热量要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精细化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和≥10℃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高于南部"的格局。受冬季逆温的影响,在山前倾斜平原至中山带,1月平均气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高,而冬季负积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少。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49a,乌昌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平均气温、≥0℃和≥10℃活动积温以及无霜冻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增多趋势,并于1973-2004年间先后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或增多,冬季负积温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热量资源总体呈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但各地热量资源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突变后较突变前各热量要素增加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平原多于山区,城市密集区多于周边地区"的分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新疆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 [J].
张山清 ;
普宗朝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5) :73-79+400
[2]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城市化对温度的影响及热岛效应分析 [J].
李景林 ;
郑玉萍 ;
李悦 ;
李霞 ;
张山清 ;
陈洁 ;
许嘉钰 ;
陈义珍 .
高原气象, 2010, (06) :1609-1618
[3]   近48年新疆乌-昌地区气候变化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李景林 ;
王胜兰 ;
张建伟 ;
阿帕尔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3) :422-432
[4]   中国区域1960~2000年活动积温年代变化和地表植被的适应性调整 [J].
徐兴奎 ;
王小桃 ;
金晓青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042-6050
[5]   西南复杂山地农业气候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J].
郑小波 ;
罗宇翔 ;
于飞 ;
康为民 ;
陈娟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458-462
[6]   1978年前、后中国≥10℃年积温对比 [J].
柏秦凤 ;
霍治国 ;
李世奎 ;
杜海江 ;
贺楠 ;
姜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1810-1816
[7]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J].
张强 ;
邓振镛 ;
赵映东 ;
乔娟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10-1218
[8]   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J].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刘殿伟 ;
李方 ;
徐京萍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351-357
[9]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复杂地形下的黑龙江平均气温空间插值 [J].
谢云峰 ;
张树文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2) :205-211
[10]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陈家金 ;
陈惠 ;
马治国 ;
林晶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