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23
作者:
普宗朝
[1
]
张山清
[1
]
宾建华
[1
]
窦新英
[1
]
冯志敏
[2
]
机构:
[1] 新疆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2] 新疆气象局气候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乌昌地区;
热量资源;
精细化时空变化;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反距离加权残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气候热量要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精细化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和≥10℃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高于南部"的格局。受冬季逆温的影响,在山前倾斜平原至中山带,1月平均气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高,而冬季负积温较北部平原和高山带少。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49a,乌昌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平均气温、≥0℃和≥10℃活动积温以及无霜冻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增多趋势,并于1973-2004年间先后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或增多,冬季负积温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热量资源总体呈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但各地热量资源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突变后较突变前各热量要素增加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平原多于山区,城市密集区多于周边地区"的分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