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耦合支护模型在冲击地压巷道中应用研究

被引:46
作者
潘一山
吕祥锋
李忠华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巷道; 吸能耦合支护; 应用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冲击地压巷道围岩破坏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冲击吸能耦合支护模型(围岩-吸能材料-钢支架),分析了吸能耦合支护结构冲击能耗散机理,提出了冲击地压巷道吸能耦合支护方式,并提出建立安全巷道或部分安全区供避难场所.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吸能耦合支护前后应力和变形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无支护条件下,巷道顶、底部均形成应力集中区,顶角处应力最大,极易造成巷道两肩破坏;采用吸能耦合支护后,应力发生转移和扩散,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趋于均匀化,应力集中区向两帮扩大,同时巷道整体变形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冲击地压巷道安全程度,为巷道围岩安全支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用剩余能量释放速度判定煤岩冲击倾向性 [J].
张绪言 ;
冯国瑞 ;
康立勋 ;
杨双锁 .
煤炭学报, 2009, 34 (09) :1165-1168
[2]   冲击矿压巷道围岩控制的强弱强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J].
高明仕 ;
窦林名 ;
张农 ;
王恺 ;
郑百生 .
岩土力学, 2008, (02) :359-364
[3]   深部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制及耦合支护设计 [J].
何满潮 ;
齐干 ;
程骋 ;
张国锋 ;
孙晓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87-993
[4]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何满潮 ;
谢和平 ;
彭苏萍 ;
姜耀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03-2813
[5]   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J].
孙晓明 ;
何满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2) :37-40
[6]   能量分析在冲击地压发生过程中的应用 [J].
王克杰 ;
李永明 ;
李仕明 ;
翟新献 ;
张吉林 .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334-337
[7]   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 [J].
赵阳升 ;
冯增朝 ;
万志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1) :1781-1783
[8]   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的解析分析 [J].
李忠华 ;
潘一山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40-42
[9]   深部煤巷刚柔二次耦合支护围岩控制技术 [J].
冯学武 ;
张忠温 ;
曹荣平 ;
张卫东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1, (04) :18-19+21
[10]   考虑损伤的圆形洞室岩爆分析 [J].
潘一山 ;
徐秉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2)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