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湖北暴雪天气的诊断与模拟

被引:12
作者
范元月 [1 ,2 ]
汤剑平 [1 ]
徐双柱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宜昌市气象局
[3]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雪; 中尺度模拟; 西南急流; WRF; 垂直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 GFS资料分析了2007年1月15—16日鄂东南地区降雪过程,对造成暴雪过程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背景场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RF模拟了这次暴雪过程,探讨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天气系统的背景分析表明,这次暴雪过程主要是受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而产生的,降水过程与西南急流的变化密切联系。WRF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暴雪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西南急流的减弱和移出,对应着降雪的开始和停止;在西南急流的左侧,由于低层涡度的增加,使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在连续性原理和动力机制约束下导致上升运动的加强是该次暴雪的形成机制。模式结果说明,产生暴雪的上升运动要远小于产生暴雨的上升运动,且在暴雪过程中,中层为上升运动,近地层和高层伴随着下沉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湖北梅雨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J].
徐双柱 ;
邹立维 ;
刘火胜 ;
毛以伟 .
高原气象, 2008, (03) :567-575
[2]   2003年春季江淮一次暴雪过程的模拟研究 [J].
杨柳 ;
苗春生 ;
寿绍文 ;
黎中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379-384
[3]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J].
王东勇 ;
刘勇 ;
周昆 .
气象, 2006, (01) :30-35
[4]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1, (12) :3-7
[5]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Ⅱ:散度和散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459-466
[6]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285-294
[7]   丽水地区40年大到暴雪气候 [J].
季致建 ;
邱小伟 .
浙江气象科技, 1995, (0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