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差异分析

被引:35
作者
高进云 [1 ]
乔荣锋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武汉; 农地城市流转; 农民; 土地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已有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农户福利指数的基础上,参考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福利差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分布情况,发现农地城市流转后农户福利差异系数为0.255,而流转前为0.103,农户间福利差距拉大。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户福利变化程度各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被征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比例、征地后是否安排工作、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对补偿的心理满意度;而土地被征后的用途、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以及地均GDP并不是显著的影响因子,说明农民无法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可得出结论:对农民福利补偿不能单独采用货币补偿,而应采用提供社会保障、提供工作机会、增加培训与教育机会等复合补偿方式;只有采用复合补偿方式,才能既增加被征地农户的福利水平,又有利于减小彼此之间的福利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雷寰.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2]   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J].
高进云 ;
乔荣锋 ;
张安录 .
管理世界, 2007, (06) :45-55
[3]   从社会福利函数的演进看我国公平问题 [J].
方福前 ;
吕文慧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3) :69-74
[5]   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 [J].
高梦滔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06, (12) :71-80
[6]   被征地农民贫困风险及安置措施研究 [J].
张晓玲 ;
卢海元 ;
米红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1) :2-6
[7]   土地对我国农民究竟意味着什么 [J].
王克强 ;
刘红梅 .
中国土地, 2005, (11) :10-13
[8]   让市场法则说话——征地补偿标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刘正山 .
中国土地, 2005, (10) :4-7+13
[9]   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三农"现象及其出路 [J].
刘传江 ;
李桂芝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 (12) :42-44
[10]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J].
卢海元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