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私开公”:东亚志愿主义发展的新路径

被引:13
作者
田毅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活私开公; 志愿主义; 东亚; 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23 [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长期以来,东亚在"立公灭私"和"立私灭公"的语境下,其社会的"志愿主义"发展受到极大的抑制,现有的少数志愿行动亦被压缩在"无私利他"范围内,难以展开。如何在"活私开公"的理念下,推动东亚志愿行动从精英转向普通人,努力从普通个体公民真实的生活中开出公共性,从小团体"共同性"中开出公共性,便成为东亚社会"新公共性"构建的关键。东亚应努力走出公私间的紧张与对立,在"活私开公"中奠定志愿主义的基础,并进而实现制度创新,寻求东亚志愿行动发展的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国家介入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基于J街道的经验分析 [J].
唐文玉 .
学习与实践, 2011, (04) :106-113
[12]   日本的公共哲学研究述评 [J].
卞崇道 .
哲学动态, 2008, (11) :95-97
[13]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J].
田毅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6) :65-72
[14]   志愿运动、志愿行为和志愿组织 [J].
于海 .
学术月刊, 1998, (11) :56-62
[15]   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 [J].
沟口雄三 ;
汪婉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1) :60-71
[16]   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 [J].
李明伍 .
社会学研究, 1997, (04) :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