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实验方法在诊断和监测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易娟
曾瑜
庄思齐
陈玮琪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新生; DNA,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球蛋白M; 抗原,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抗原(即刻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检测、唾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MV DNA和血清学检测CMV IgM三种实验方法在诊断和监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对98 例患儿之母在孕期血CMV IgM阳性的高危新生儿出生后14 d 内检查血CMV IgM、外周血白细胞CMV抗原和唾液PCR CMV DNA,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 结果 (1)98 例中,48 例诊断先天性CMV感染。症状性感染7 例,无症状性感染41 例;无一例CMV IgM阳性。症状性感染组CMV抗原、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5/7;无症状性感染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29/41)、46%(19/41)。CMV抗原检测法、PCR检测法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54%。症状性感染儿每5 万白细胞中CMV阳性细胞数16~52个,无症状性感染儿3~31个,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指数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儿(P<0.05)。(2)随访10例患儿,2 例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和PCR转阴,症状消失;1例CMV肝炎治疗后CMV抗原和PCR检测仍阳性,最后发展为肝硬化。7 例无症状性感染儿,CMV抗原在6个月内转阴或减少至低水平;2 例伴唾液PCR阳性,复查时1 例转阴,1 例仍阳性。 结论 CMV抗原检测法具有早期、敏感、量化的特点,PCR法能发现潜伏性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儿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两种诊断方法比较 [J].
聂兴草 ;
方峰 ;
董永绥 ;
李革 ;
不详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02, (07) :422-424
[2]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人类巨细胞病毒基因的含量 [J].
何蓉 ;
刘兰青 ;
吕绳敏 ;
阮强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12) :38-41
[3]   pp65抗原血症检测法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J].
李莉 ;
杨永弘 ;
吴婉芳 ;
徐放生 ;
秦雨春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04) :42-45
[4]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J].
方峰 ;
董永绥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07) :4-6
[5]   三城市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母婴传播的流行病学调查 [J].
闻良珍 ;
吴圣楣 ;
吕绳敏 ;
王志新 ;
曾万江 ;
钱小虎 ;
敖黎明 ;
刘兰青 ;
凌霞珍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6, (12) :11-14
[6]  
实用新生儿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汉珍等主编, 2003
[7]  
Cytomegalovirus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of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or postnatal infection. Barbi M, Binda S, Primache V, et al.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