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20
作者
林强 [1 ,2 ]
李宁求 [1 ]
付小哲 [1 ]
刘礼辉 [1 ]
石存斌 [1 ]
吴淑勤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荧光定量PCR; toxR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4.3 [海水贝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副溶血弧菌毒素调控基因(toxin regulations,toxR)作为靶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以含toxR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建立质粒拷贝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分别采用含toxR基因质粒、纯培养的副溶血弧菌和添加副溶血弧菌的牡蛎(Ostrea)模拟样品进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分别为15拷贝、18 CFU/mL和180 CFU/mL。同一个样品的30次重复性试验表明,试验内及试验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5%和1.5%。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牡蛎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定量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toxR基因作为荧光定量PCR靶基因设计TaqMan探针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覃倚莹
    吴晖
    肖性龙
    杨晓泉
    张经纬
    余以刚
    李惠芳
    [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 (10) : 1837 - 1842
  • [2]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程苏云
    罗芸
    叶菊莲
    杨婷婷
    [J]. 疾病监测, 2007, (09) : 642 - 645
  • [3]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TLH与TDH
    陈丽
    张红河
    曹海芬
    [J]. 检验医学, 2007, (04) : 450+454 - 450
  • [4] 94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林祥田
    [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3) : 141 - 143
  • [5]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FQ-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焦红
    翁文川
    王方金
    程刚
    王伟毅
    谢钧宪
    [J]. 卫生研究, 2005, (04) : 457 - 460
  • [6] 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属10年监测分析
    孙旦
    徐瑞良
    [J]. 江苏预防医学, 1998, (01) : 46 - 47
  • [7] Quantitative modeling for risk assessment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bloody clams in southern Thailand
    Yamamoto, Akio
    Iwahori, Jun'ichiro
    Vuddhakul, Varaporn
    Charernjiratragul, Wilawan
    Vose, David
    Osaka, Ken
    Shigematsu, Mika
    Toyofuku, Hajime
    Yamamoto, Shigeki
    Nishibuchi, Mitsuaki
    Kasuga, Fumiko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8, 124 (01) : 70 - 78
  • [8] Vibrio gastroenteritis in the US Gulf of Mexico region:the role of raw oysters. Altekruse, S.F,Bishop, R.D,Baldy, L.M,Thompson, S.G,Wilson, S.A,Ray, B.J,Griffin, P.M.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