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调控技术

被引:13
作者
马兴林 [1 ]
边少锋 [2 ]
任军 [2 ]
王立春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春玉米; 超高产; 群体结构特征; 调控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玉米公顷产量高于15000kg作为超高产指标,基于2003~2006年课题组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等地、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的100个高产区块的试验数据,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源库关系等角度对超高产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超高产群体在拥有高量穗数的同时,仍保持良好的结实性,即超高产群体的总粒数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的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且收获指数仍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营养体建成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是超高产形成的基础,而子粒形成及灌浆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则是超高产形成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超高产群体具有高叶面积指数(LAI)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粒叶比。即与一般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的源库关系是建立在更高水平上的相对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超高产试验研究与创建实践,提出了春玉米超高产调控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J].
陈国平 ;
杨国航 ;
赵明 ;
王立春 ;
王友德 ;
薛吉全 ;
高聚林 ;
李登海 ;
董树亭 ;
李潮海 ;
宋慧欣 ;
赵久然 .
玉米科学, 2008, (04) :1-4
[2]   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J].
马兴林 ;
王庆祥 ;
钱成明 ;
柯福来 ;
王传海 .
玉米科学, 2008, (04) :158-162
[3]   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 [J].
刘志全 ;
李万良 ;
路立平 ;
沈海波 ;
周桂林 ;
李才库 ;
王吉春 ;
王厚胜 ;
刘世梅 ;
孟祥武 .
玉米科学, 2007, (06)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