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1946)

被引:16
作者
沈志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苏联对华政策; 冷战起源; 中国内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6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后,没有像中共希望的那样支持他们夺取政权,而是命令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以建立联合政府。与此同时,国民党对美国的依赖又迫使苏军借助中共军队的力量制约国民政府接管东北政权,从而为中共实现东北和华北自治的方针提供了条件。1945年11月初,苏联迫于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强迫中共退出大城市和中长路沿线地区,刘少奇不得不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新方针。苏军撤离之前感到国民党的反苏情绪以及美国的介入威胁到苏联在远东的安全和利益,再次鼓动中共接管长春以北的大中城市,于是形成了国共在东北激战的局面。随着苏军撤退,中国内战爆发,并为日后的全球冷战开启了亚洲的大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冷战与内战.[M].张振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中苏关系史.[M].薛衔天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M].沈志华总主编;姚海卷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转折年代.[M].金冲及著;.三联书店.2002,
[5]  
彭真年谱.[M].《彭真传》编写组编;田酉如本卷执行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  
冷战与革命.[M].(挪)文安立(OddArneWestad)著;陈之宏;陈兼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斯大林与中国.[M].(俄)А.М.列多夫斯基(А.М.Ледовский)著;陈春华;刘存宽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
[8]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杨奎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9]  
陈云与东北的解放.[M].余建亭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  
刘少奇传.[M].金冲及 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