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1946)

被引:16
作者
沈志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苏联对华政策; 冷战起源; 中国内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6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后,没有像中共希望的那样支持他们夺取政权,而是命令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以建立联合政府。与此同时,国民党对美国的依赖又迫使苏军借助中共军队的力量制约国民政府接管东北政权,从而为中共实现东北和华北自治的方针提供了条件。1945年11月初,苏联迫于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强迫中共退出大城市和中长路沿线地区,刘少奇不得不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新方针。苏军撤离之前感到国民党的反苏情绪以及美国的介入威胁到苏联在远东的安全和利益,再次鼓动中共接管长春以北的大中城市,于是形成了国共在东北激战的局面。随着苏军撤退,中国内战爆发,并为日后的全球冷战开启了亚洲的大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1]  
冷战国际史研究..程光烈;严平整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2]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13]  
中共党史资料..彭施鲁;..1996,
[14]  
东北局致中共中央电....1945,
[15]   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下) [J].
沈志华 .
俄罗斯研究, 2007, (06) :77-85
[16]   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 [J].
金冲及 .
近代史研究, 2006, (04) :1-28+3
[17]   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 [J].
杨奎松 .
历史研究, 2004, (04) :132-152+191
[18]   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兼论冷战格局形成的概念界定 [J].
沈志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72-187+208
[19]   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探讨——兼与杨奎松先生商榷 [J].
刘统 .
党的文献, 2000, (04) :76-81
[20]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 [J].
牛军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2) :1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