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古生界泥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5
作者
吴陈君 [1 ,2 ]
张明峰 [1 ]
刘艳 [1 ,2 ]
陈茹 [1 ,2 ]
熊德明 [1 ,2 ]
妥进才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古生界; 泥/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5.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四川盆地古生界不同层系的探井及典型剖面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从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同位素,热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讨论了四川盆地古生界4套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古生界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3套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高,平均值分别为6.31%,3.53%,1.87%,有机质类型主要为生烃能力极强的I型干酪根,δ13C分布在-29.0‰-32.0‰,低碳数正构烷烃相对丰度高、C27规则甾烷优势分布、三环二萜烷的相对含量较高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表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特征,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4.0%,有机质类型为II,III型,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表明龙潭组页岩既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输入,又有一定数量的陆生生物来源,煤和炭质泥岩母质来源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794 / 7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分析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82-787
[2]   四川盆地龙潭组高热演化烃源岩有机质生源及沉积环境探讨 [J].
朱扬明 ;
顾圣啸 ;
李颖 ;
郝芳 ;
邹华耀 ;
郭彤楼 .
地球化学, 2012, 41 (01) :35-44
[3]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李玉喜 .
石油学报, 2011, 32 (06) :959-967
[4]   四川地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J].
朱炎铭 ;
陈尚斌 ;
方俊华 ;
罗跃 .
煤炭学报, 2010, 35 (07) :1160-1164
[5]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J].
聂海宽 ;
唐玄 ;
边瑞康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484-491
[6]   上扬子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条件 [J].
王社教 ;
王兰生 ;
黄金亮 ;
李新景 ;
李登华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45-50+137
[7]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存在页岩气的地球化学依据 [J].
王兰生 ;
邹春艳 ;
郑平 ;
陈盛吉 ;
张琦 ;
许斌 ;
李红卫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59-62+138
[8]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 [J].
梁狄刚 ;
郭彤楼 ;
陈建平 ;
边立曾 ;
赵喆 .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02) :1-16
[9]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J].
张金川 ;
聂海宽 ;
徐波 ;
姜生玲 ;
张培先 ;
汪宗余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151-156+179
[10]   上扬子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J].
腾格尔 ;
高长林 ;
胡凯 ;
方成名 ;
吕俊祥 ;
翟常博 ;
张长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2) :2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