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71
作者
腾格尔 [1 ]
高长林 [1 ]
胡凯 [2 ]
方成名 [1 ]
吕俊祥 [1 ]
翟常博 [1 ]
张长江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生烃潜力; 热演化史; 上扬子北缘下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米苍山-大巴山冲断构造带南缘海相下组合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作为新领域、新地区其勘探程度很低。根据对城口、南江地区可能烃源岩层位的系统观测、采样和有机地球化学综合剖面研究指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中下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各发育一套黑色页岩,厚度数十米至百余米,分布稳定,有机质丰度高(TOC普遍大于1%),有机质类型属藻腐泥型,生烃潜力高(其中五峰组-龙马溪组烃源岩S1+S2高达2.86-3.65 mg/g,S2为2.66-3.36 mg/g),均是优质烃源岩;下寒武统烃源岩在本区燕山中晚期褶皱隆升、剥蚀前最大埋藏时达到了过成熟早期生干气阶段,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进入了生凝析油-湿气为主的高成熟阶段,处于生气高峰期,而因埋深增加和持续埋深等原因,处在推覆体之下或毗邻凹陷腹部的现今热演化程度也许会有所升高,成为以生干气为主的气源岩。认为该2套优质海相烃源岩的存在,可为川东地区尤其是南江、镇巴-万源地区下组合的油气生成、成藏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蔡立国
    饶丹
    潘文蕾
    张欣国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42 - 47
  •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马永生
    傅强
    郭彤楼
    杨凤丽
    周祖翼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35 - 41
  • [3]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魏国齐
    刘德来
    张林
    杨威
    金惠
    吴世祥
    沈珏红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 437 - 442
  • [4]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黄锐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论评, 2005, (04) : 477 - 480
  • [5]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访李德生院士
    金顺爱
    李德生
    [J].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 1 - 8
  • [6]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腾格尔
    刘文汇
    徐永昌
    陈践发
    [J]. 沉积学报, 2004, (02) : 365 - 372
  • [7] 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
    高长林
    刘光祥
    张玉箴
    吉让寿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S1) : 523 - 531
  • [8] 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宋岩
    [J]. 天然气工业, 2003, (01) : 1 - 4+12
  • [9] 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刘光祥
    陶静源
    潘文蕾
    吕俊祥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 512 - 516
  • [10]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若干地质问题及对策
    郭彤楼
    田海芹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 244 -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