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海棠山森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被引:32
作者
吕刚 [1 ]
曹小平 [2 ]
卢慧 [1 ]
雷泽勇 [1 ]
机构
[1] 不详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不详
[4] 山东省无棣县水务局
关键词
枯落物; 森林土壤; 持水能力; 辽西海棠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3.05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出发,对辽西海棠山6种林分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土壤贮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的厚度为1.3~3.0 mm,依次为油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五角枫人工林>核桃秋林>黄檗林>杂木林,枯落物蓄积量为3.68~12.46 t/hm2,依次为油松人工林>核桃秋林>黄檗林>针阔混交林>五角枫人工林>杂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09~4.33 mm,依次以黄檗林>核桃秋林>油松人工林>五角枫人工林>针阔混交林>杂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285.32%~504.01%,依次为黄檗林>核桃楸林>五角枫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深为0.27~0.99 mm,依次为:黄檗林>五角枫人工林>核桃楸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有效拦蓄率为234.35%~421.67%,依次为黄檗林>核桃楸林>五角枫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杂木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在最初的2 h内迅速增加,而后增加速度逐步放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均在18 h左右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的关系为H=Aln(t)+B;五角枫人工林(123.6 t/hm2)、油松人工林(107.4 t/hm2)和针阔混交林(103.6 t/hm2)的土壤贮水力相对较强,黄檗林(84.4 t/hm2)、核桃秋林(60.6 t/hm2)和杂木林(55.8 t/hm2)的土壤贮水能力相对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黔中地区几种喀斯特次生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
    王庆玲
    龙翠玲
    [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8) : 98 - 102
  • [2] 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林地表层土壤水文效应
    吕刚
    吴祥云
    雷泽勇
    王东升
    班小峰
    张景明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5) : 204 - 208
  • [3] 辽西半干旱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
    姜萍
    郭芳
    罗跃初
    魏晶
    孙晓伟
    吴钢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 2905 - 2909
  • [4] 海棠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意义
    高桂珍
    吴艳梅
    海涛
    吴艳玲
    张继涛
    蒋春英
    李凤梅
    [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6, (06) : 1 - 4
  • [5] 辽西低山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和沙棘林的水文生态效应
    魏晶
    吴钢
    [J]. 生态学报, 2006, (07) : 2087 - 2092
  • [6] 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张振明
    余新晓
    牛健植
    鲁绍伟
    宋维峰
    刘秀萍
    张颖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 139 - 143
  • [7] 北方石质山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涵蓄水分特征
    韩同吉
    裴胜民
    张光灿
    赵玫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275 - 278
  • [8] 小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同森林植被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
    刘霞
    张光灿
    李雪蕾
    邢先双
    赵玫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6) : 1 - 5
  • [9] 辽西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罗跃初
    韩单恒
    王宏昌
    刘建民
    魏晶
    吴钢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 919 - 923
  • [10] 森林流域界面水分传输规律研究述评
    赵玉涛
    张志强
    余新晓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 92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