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组织变迁与要素供给条件优化——对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铁
寇垠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经营组织; 土地规模经营; 劳动力转移; 制度安排; 家庭农场;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3.08.002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技术进步作为一个主要的诱致性因素,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当理性的农民发现规模经营能更好地获取利益时,家庭农场作为内化外部效应的一种有效经营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将是我国农业微观组织改革的基本目标,但现实中,大规模推进仍面临劳动力、土地和制度等重要要素的供给问题。本文从稳定农业生产和"新四化"联动的层面,对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要素保证提出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两大难题[N]. 郑风田.经济参考报. 2013 (002)
[12]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6
[13]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J].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 ;
郭晓鸣 ;
张克俊 ;
庞淼 ;
付娆 .
农村经济, 2011, (02) :3-5
[14]   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 [J].
黄延廷 .
重庆社会科学, 2010, (05) :20-23
[15]   充分认识农地规模经营的长期性和渐进性 [J].
唐茂华 .
中国发展观察, 2009, (06) :36-37
[16]   论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机制 [J].
傅爱民 ;
王国安 .
农场经济管理, 2007, (01) :14-16
[17]   农业经营体制和专业化分工——兼论家庭经营与规模经济之争 [J].
黄云鹏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6) :50-55+80
[18]   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四大问题 [J].
卢现祥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 (01) :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