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4
作者
刘琼 [1 ]
张可云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用机制; 协整检验; 误差纠正模型; 挤出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假设技术、制度等因素外生给定从发展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出发,建立了全球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该机制通过FDI与进出口贸易两大途径推动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并利用1978-2009年的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建立了关于FDI、我国进出口贸易与我国非农产业就业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与短期纠正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化作用机制对我国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动作用。随后,笔者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作用机制的局限性与阻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 [J].
彭连清 ;
詹向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5) :48-51
[2]   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 [J].
王燕飞 ;
曾国平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07) :51-57
[3]   FD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J].
任志成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01) :80-83
[4]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 [J].
刘尔铎 .
人口学刊, 2006, (01) :3-6
[5]   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J].
王德文 ;
蔡昉 ;
高文书 .
开放导报, 2005, (04) :6-12+1
[6]   全球化中的农业农村发展走势 [J].
王万山 .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2, (10) :1-4
[7]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 [J].
宋洪远 ;
黄华波 ;
刘光明 .
管理世界, 2002, (05) :55-65+87
[8]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 [J].
赵耀辉 .
经济研究, 1997, (02) :37-42+73
[9]  
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主编, 2001
[10]  
FDI对我国劳动力转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王瑞鹏. 江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