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

被引:32
作者
柯飞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翻译史; 翻译家; 皮姆; 译者; 以人为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翻译研究领域里,最热门的还是理论研究,翻译史研究应属冷门了。粗略考察一下上世纪后半叶我国翻译方面出版的书籍约500多本,其中理论研究方面占有20%以上的比重,而译史仅1%而已。国际上也大体如此。但近十几年里,翻译研究中出现所谓“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即注重从文化的立场考察翻译,于是译史研究渐兴。如近几年里有Jean Delisle andJudith Woodsworth(1995)合编的《历史中的翻译家们》(Translators throught History),Lawrece Venuti(1995)著《译者隐于无形: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C.Nord(1997)著《翻译为有目的的活动:其功能研究》(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以及几本与译史、译论史有关的论文集。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1998年出版的《翻译史研究方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St Jerome.Pp.220)),也是译史研究,而更主要的是论述译史研究方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翻译文化研究的基础工作[J]. 王克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1(01)
[2]  
论翻译文化研究的基础工作[J]. 王克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1 (01)
[3]   论翻译文化史研究 [J].
王克非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0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