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探讨

被引:8
作者
吴得文 [1 ]
樊绯 [1 ]
刘源 [1 ]
魏信 [2 ]
机构
[1]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关键词
村镇住区; 选址; 评价体系;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44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根据对国内外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实际调研,认为影响村镇住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生态环境、耕作半径、区位和对外交通等。基于此,选取了由18项指标层、8项准则层和1项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种,并以案例对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具体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 [J].
李君 ;
李小建 .
人文地理, 2008, (04) :23-27
[2]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问题及政府管制 [J].
吕亚荣 .
生态经济, 2007, (12) :123-126
[3]   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 [J].
封志明 ;
唐焰 ;
杨艳昭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73-1082
[4]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秦静 ;
张琳 ;
宫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85-92
[5]   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J].
董春 ;
罗玉波 ;
刘纪平 ;
吴喜之 ;
王桂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79-84
[6]   长江流域住区的形成与发展 [J].
邓先瑞 ;
吴宜进 ;
不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50-54
[7]   三江并流区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 [J].
张军 ;
倪绍祥 ;
于文静 ;
刘燕 .
山地学报, 2003, (01) :121-125
[8]   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J].
梁会民 ;
赵军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76-80
[9]   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J].
汤国安 ;
赵牡丹 .
经济地理, 2000, (05) :1-4
[10]   风水─—中国古代的聚落区位理论 [J].
孙天胜,徐登祥 .
人文地理, 1996, (S2)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