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

被引:5
作者
周志强 [1 ]
黎明 [1 ]
侯建国 [2 ]
李剑凌 [2 ]
刘彤 [3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奇台县林业局
[3]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植被恢复; 风; 植物多样性; 土壤化学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沙漠是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特殊性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更多的是考虑其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气候调节、土壤保护等非实物型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植被样地调查、土壤分析和风因子监测等相关数据,开展了新疆奇台县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较天然植被恢复模式对风速和风动能的消抵作用明显,人工植被恢复区比天然植被恢复区多58.8 d/a无风天;年均降低风速0.88 m/s,消抵65.2%的风动能,人工植被恢复对北向和西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显著,对西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差异较大,天然植被恢复的植物群落较之人工植被恢复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 iener指数更高,P ielou指数则相对较低,天然恢复的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更高,其维持、繁衍和保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更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能够通过植物的生理代谢,降低沙漠前沿土壤的含盐量和pH值,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效的沙漠前沿植被恢复模式的筛选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797 / 28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疆奇台荒漠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土壤环境解释 [J].
周志强 ;
魏晓雪 ;
刘彤 .
生物多样性, 2007, (03) :264-270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J].
赵军 ;
杨凯 .
生态学报, 2007, (01) :346-356
[3]   干旱区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中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黄青 ;
孙洪波 ;
王让会 ;
张慧芝 .
中国沙漠, 2007, (01) :76-81
[4]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J].
李有斌 ;
王刚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1) :44-49
[5]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J].
陈仲新 ;
张新时 .
科学通报, 2000, (01) :17-22+113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赵景柱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635-640
[7]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1999, (05) :19-25
[8]  
Valuing watershed services: concepts and empirics from southeast Asia[J] . Subhrendu K. Pattanayak.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4 (1)
[9]  
Economic valuation of mangroves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Pacific[J] . Padma Lal.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 2003 (9)
[10]  
Global estimates of market and non-market values derived from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 land cover,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J] . Paul C. Sutton,Robert Costanza.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