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原油含氮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被引:15
作者
司友华
靳志强
丰杰
张路
赵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大庆原油; 含氮活性组分; 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界面张力弛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7.2 [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采用络合法和吸附色层法对大庆原油含氮组分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得到氮含量不同的2种含氮组分(以下简称N1、N2)。采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N1、N2在煤油-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扩张频率和组分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大体类似的界面扩张变化规律;但由于氮含量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界面扩张行为。组分浓度较低时,由于N1的氮含量较高,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氮杂环,活性较强,体积较大,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大;组分浓度较高时,由于N2分子体积较小,在油-水界面上排列更为紧密,易于在界面与体相间发生扩散交换,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小。2种含氮活性组分不同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可从其不同特征的微观弛豫过程得到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737 / 7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油酸钠和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的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比较 [J].
王宜阳 ;
张路 ;
李明远 ;
赵濉 ;
俞稼镛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4, (05) :87-93
[12]   界面张力弛豫法研究不同分子量原油活性组分界面扩张粘弹性 [J].
孙涛垒 ;
张路 ;
王宜阳 ;
赵濉 ;
俞稼镛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12) :2243-2247
[13]   酸性模拟油的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 [J].
王宜阳 ;
张路 ;
孙涛垒 ;
赵濉 ;
俞稼镛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11) :2044-2047
[14]   原油活性组分油水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研究 [J].
孙涛垒 ;
彭勃 ;
许志明 ;
张路 ;
赵濉 ;
李明远 ;
俞稼镛 .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02) :161-165
[15]  
Influence ofdemulsifie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on interfacial dilatationalproperties of an oil-water interface containing surface-activefractions from crude oil. Sun Taolei,,Zhang Lu,Wang Yiyang,et 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2002
[16]  
Surface Elasticity andViscosity in Compression/Dilation. LUCASSEN-REYNDERS E H. AnionicSurfactants:Physical Chemistry of Surfactant Action . 1981
[17]  
Relaxation of asphaltenes atthe toluene/water interface:Diffusion exchange andsurface rearrangement. FREER E M,RADKE C J. Journal of Adhesion . 2004
[18]  
Properties of a two-dimensional asphaltene network atthe water-cyclohexane interface deduced from dynamictensiometry. BOURIAT P,ELKERRI N,GRACIAA A,et al. Langmuir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