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理与路径

被引:25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王蕾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深度贫困; 民族地区; 教育扶贫; 文化反哺;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190803.005
中图分类号
G759.2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教育扶贫手段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使贫困群体跨越贫困陷阱。文章从教育扶贫的基本内涵和现实图景出发,指出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应当从主体、对象和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为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特征和贫困群体异质性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不同群体的教育可得性、文化素养、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多维贫困状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示范效应、邻里效应和回流效应等间接发挥扶贫作用,扩大教育扶贫的覆盖范围和整体效应。因此,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应改革并完善"主体多元化、对象全覆盖、方式多样化"的教育扶贫模式,助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脱贫。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Culture and R2 [J].
Eun, Cheol S. ;
Wang, Lingling ;
Xiao, Steven C.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5, 115 (02) :283-303
[2]  
Neighborhood Effects and Regional Poverty Traps in Rural China.[J].Yingfeng Fang;Wei Zou.China & World Economy.2014, 1
[3]   Long-Term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Low-Income Families: Evidence from Moving to Opportunity [J].
Ludwig, Jens ;
Duncan, Greg J. ;
Gennetian, Lisa A. ;
Katz, Lawrence F. ;
Kessler, Ronald C. ;
Kling, Jeffrey R. ;
Sanbonmatsu, Lis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 (03) :226-231
[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M].张丽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
[5]   比较视野中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选择——基于主要国际组织和机构理念与行动的分析 [J].
唐智彬 ;
胡媚 ;
谭素美 .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 (04) :37-44
[6]   攻坚阶段我国教育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J].
李兴洲 ;
邢贞良 .
教育与经济, 2018, (01) :42-47+56
[7]   中国教育脱贫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创新 [J].
薛二勇 ;
周秀平 .
教育研究, 2017, 38 (12) :29-37
[8]   公平正义: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 [J].
李兴洲 .
教育研究, 2017, 38 (03) :31-37
[9]   以新理念新机制精准提升教育扶贫成效——以教育部滇西扶贫实践为例 [J].
曾天山 .
教育研究, 2016, 37 (12) :35-42
[10]   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J].
曲蕴 ;
马春 .
图书馆杂志, 2016, (09)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