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无硫化产地加工工艺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程斌 [1 ,2 ]
杨雄志 [1 ]
机构
[1]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浙贝母; 产地加工法; 微波干燥;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4220012
中图分类号
R282.4 [药材的采集、加工];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8 ; 100703 ;
摘要
目的:比较在4种无硫化产地加工条件下,浙贝母的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为筛选出技术先进、适合推广的浙贝母产地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成品外观、含水量、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为指标,比较贝壳粉吸附、生切烘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4种产地加工工艺对浙贝母外观和质量的影响。采用HPLC-ELSD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流动相乙睛-水-二乙胺(70∶30∶0.03),流速0.8 m L·min-1,漂移管温度85℃,载气流速2.2 L·min-1。结果:各工艺条件下成品外观差异较大,以冷冻干燥品为最佳;含水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54.625,0.944.7μg;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量的平均回收率98.58%。各工艺条件下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总量存在一定差异,冷冻干燥品中含量最高,微波干燥品和生切烘干制品次之,贝壳粉吸附制品含量最低。结论:浙贝母质量应从源头上注重产地加工的安全性,建议可采用微波干燥代替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与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J].
张彦南 ;
陆兵 ;
王康才 ;
张晓倩 .
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 (10) :42-45
[2]   草莓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J].
刘涌钢 ;
王晓芳 .
食品工业, 2012, 33 (03) :77-80
[3]   微波干燥丹参药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J].
张薇 ;
邹兆重 ;
刘慧珍 ;
曾广发 ;
王俊 ;
范华均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12) :36-38
[4]   关于浙贝母产地加工的几个问题 [J].
任建萍 ;
靖涛 .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0 (04) :55-56
[5]   冷冻干燥技术的中药应用研究 [J].
詹丽茵 .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22) :26-28
[6]   浙贝母不同加工方法的评价 [J].
李林 ;
陶正明 ;
郑坚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15) :1199-1200
[7]   微波干燥食品技术 [J].
张立彦 ;
芮汉明 .
食品工业, 1999, (01) :45-47
[8]   3种不同加工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J].
胡梅素 ;
祝明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3) :157-15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