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莉俊
秦红梅
王敏
戴思兰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2]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表型性状; 数量分类; 分类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8.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是集食用、保健、饲用和观赏于一身的优良地被植物。其遗传背景单一、生长周期短,是发展模式植物的优良材料。为了开发其育种价值,我们对二月兰的形态变异式样进行了初步分析。共选取了北京和南京地区的7个居群的34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通过计算分析发现:株高、茎和花序分枝等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其分类价值不大;叶形、毛被、叶缘锯齿等性状的变异在居群内是连续的,所以也不是可靠的分类性状;而花部性状的一些变异,包括花瓣的颜色、大小、形态,基本不受环境影响,且这些变异在居群内是不连续的,所以其分类价值相对较高。对17个数值性状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年度内,大部分性状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显著,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而在不同年度内,居群间差异不显著。最后,对7个居群和3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Q分析表明北京颐和园、南京紫金山山顶公园和南京中山植物园居群比较相似,而北京圆明园、北京海淀区后八家苗圃、南京情侣园和北京天坛公园居群较相似。R分析揭示了二月兰花部、叶部、反映植株毛被和颜色以及表现植株生长量的性状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研究可为种下等级的划分和进一步的遗传研究以及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参数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居群(population)概念和方法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陈家宽
    王徽勤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6, (04) : 377 - 383
  • [2] 黄河下游湿地芦苇形态变异研究
    张淑萍
    王仁卿
    张治国
    郭卫华
    刘建
    宋百敏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 78 - 85
  • [3] 油菜与诸葛菜的几种分子标记比较研究
    吴沿友
    王宝利
    Paul W.J.Taylor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2) : 23 - 26
  • [4] 野生诸葛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
    翁德宝
    黄雪方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4) : 673 - 677
  • [5] 毛华菊花朵形态变异
    王文奎
    周春玲
    戴思兰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 95 - 98
  • [6] 中国诸葛菜属(十字花科)新分类群
    谭仲明
    许介眉
    赵炳祥
    张小亮
    [J].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6) : 65 - 69
  • [7] 不同地理种源诸葛菜的POD同工酶分析
    李军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 3 - 5
  • [8] 中国兰花品种数量分类初探
    黄家平
    戴思兰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2) : 42 - 47
  • [9] 诸葛菜基因启动子的分离
    梁明山
    陶震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3) : 2 - 6
  • [10]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获得转基因植株
    周冀明
    卫志明
    许智宏
    刘世贵
    罗鹏
    [J].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1) : 2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