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纹红土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王芳 [1 ]
周尚哲 [1 ]
康建成 [2 ]
郑琰明 [1 ]
周凌云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纹红土; 环境变化; 风成堆积; 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3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网纹红土研究的事实成果,结果表明:网纹红土的强酸、富铝化特征明显;其形成是百万年以来的事,发育盛期在中更新世;其形成过程是先红土化,再网纹化,成因有风成和水成的说法;关于对网纹化机制、红土化是否仍在进行、网纹红土对古气候事件的指示意义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南方网纹红土多元成因的粒度证据 [J].
胡雪峰 ;
朱煜 ;
沈铭能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9) :918-925
[2]   皖南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姜文英 ;
袁宝印 ;
张仲石 ;
魏建晶 ;
赵华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65-1469
[3]   中国南方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 [J].
谢树成 ;
易轶 ;
刘育燕 ;
顾延生 ;
马振兴 ;
马振兴 ;
林文姣 ;
王先彦 ;
刘刚 ;
梁斌 ;
朱宗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5) :411-417
[4]   南方网纹红土内是否可能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的旋回? [J].
胡雪峰 ;
程天凡 ;
巫和昕 .
科学通报, 2003, (09) :969-975
[5]   安徽宣城黄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张仲石 ;
赵华 ;
朱日祥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4) :369-375
[6]   华南红土阶地与中更新世地貌事件 [J].
朱照宇 ;
周厚云 ;
欧阳婷萍 ;
唐建平 ;
谢久兵 .
第四纪研究, 2002, (06) :596-596
[7]   南沙套二元相结构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生 ;
朱诚 ;
于世永 ;
戴东升 .
地理科学, 2002, (01) :63-66
[8]   浙江长兴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王志远 ;
喻建华 ;
顾延生 ;
吕春英 ;
易轶 ;
谢树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97-102
[9]   杭州西郊十里坪系的特性和形成 [J].
章明奎 .
浙江农业学报, 2001, (03) :27-32
[10]   安徽宁国毛竹山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存 [J].
房迎三 ;
黄蕴平 ;
梁任又 ;
陈勇 ;
彭道起 .
人类学学报, 2001, (02) :115-1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