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贫困山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与预测

被引:20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曾昉
王红林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承载力; 灰色预测模型; 喀斯特贫困山区; 贵州省;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6.043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承载指数模型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贵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3年贵州年末总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人口超载率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年末粮食生产总量、土地资源承载力、粮食盈余率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说明贵州省所能承载人口远远低于实际总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态势,粮食盈余率表现出负增长,粮食严重不足。土地承载力指数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揭示粮食自给率比较低,人口与粮食之间矛盾十分突出。灰色预测结果显示,2014—2023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2 527.42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2 248.73万人,10年间下降了11.03%;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4年的1.75上升到2023年的2.25,10年间上升了28.57%,表明如果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10年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将会严重过载,人地矛盾日趋严峻,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为缓解人地矛盾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岷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李刚 ;
卢晓宁 ;
边金虎 ;
李爱农 ;
雷光斌 ;
南希 ;
姜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1) :262-268+331
[2]   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的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谢汀 ;
刘爱宁 ;
高雪松 ;
邓良基 ;
李启权 ;
张世熔 ;
吴铭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01) :118-125
[3]   基于人粮关系的咸宁市土地承载力研究 [J].
郝汉舟 ;
汪华 .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6 (09) :111-115
[4]   上海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J].
祝秀芝 ;
李宪文 ;
贾克敬 ;
祁帆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2) :90-96
[5]   贵州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 [J].
韩会庆 ;
蔡广鹏 ;
张凤太 ;
郜红娟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 36 (06) :84-87
[6]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J].
朱小娟 ;
刘普幸 ;
赵敏丽 ;
卓玛兰草 .
土壤, 2013, 45 (02) :1346-1354
[7]  
基于建设“两型农业”的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J]. 叶芳芳.生态经济评论. 2012(00)
[8]   土地资源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J].
李娜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37 (04) :176-179+194
[9]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J].
刘东 ;
封志明 ;
杨艳昭 ;
游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1-6+398
[10]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江苏土地资源支撑能力评价 [J].
张红富 ;
周生路 ;
吴绍华 ;
廖富强 ;
李莉 ;
顾芗 ;
皮啸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9) :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