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刑法的立法根据质疑

被引:10
作者
王安异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经济刑法立法; 利益需要; 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以利益需要作为刑事立法上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依据,在我国刑事立法研究中几乎已成通说。以利益需要作为启动经济刑法立法的根据,不符合"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片面夸大刑法的利益保护功能,在统一法秩序的幌子下简单处理法域间的关系,就会忽略经济刑法自身的规范逻辑和特点,构成要件的保障功能和社会秩序保护功能就都被利益保护所涵盖,并最终被淡化。畸重利益需要的经济刑法政策模式,难以促进利益的多元化,相反在利益驱使下容易使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模式进一步加强,不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M].王安异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  
经济刑法.[M].顾肖荣;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M].(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MireilleDelmas-Marty)著;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
[4]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日]大塚仁 著;冯军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5]   重申犯罪主体 论以人为本的刑法意义 [J].
王安异 .
中外法学, 2010, 22 (03) :409-424
[6]   犯罪化的思考 [J].
冯军 .
法学研究, 2008, (03) :145-147
[7]   犯罪定义与犯罪化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8, (03) :143-145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刍议 [J].
马克昌 .
人民检察, 2006, (19) :15-18
[9]  
审计风暴为什么换不来问责风暴.[N].谭翊飞;张一龙;.南方周末.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