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油藏典型井组特高含水期配产配注优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崔传智 [1 ]
张继庆 [1 ]
杨勇 [2 ]
王建 [2 ]
田斌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 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断块油藏; 特高含水期; 注采结构; 配产配注; 均衡驱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断块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断块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图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组的注采调配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道砂油藏开发中后期配产配注方法及应用 [J].
冯斌 ;
吕爱民 ;
王伟 ;
赵峰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6) :934-939
[2]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J].
赵春森 ;
李承龙 ;
张丹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1 (34) :8577-8581
[3]   非均质油藏注采井组均衡驱替效果研究 [J].
王德龙 ;
郭平 ;
汪周华 ;
何红英 ;
付微风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5) :122-125+199
[4]   胜坨二区沙二7~4-8~1单元注采结构分析与优化调整 [J].
陈玉丽 .
内江科技, 2011, 32 (04) :140+130-140
[5]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以双河区块Ⅵ油组为例 [J].
王建君 ;
熊钰 ;
叶冰清 ;
马力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04) :73-75+8
[6]   注水井合理配注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J].
石晓渠 ;
马道祥 .
西部探矿工程, 2008, (09) :94-96
[7]   双河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注采结构调整的实践与应用 [J].
邱坤态 ;
敬国超 ;
董科武 ;
曾俊 ;
程爱巧 .
河南石油, 2002, (02) :18-20+6
[8]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J].
周伟东 ;
窦之林 ;
孙晓燕 .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 (02) :27-29+2
[9]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J].
卢军 ;
张继谦 ;
杜学军 ;
薛国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
[10]   灰色系统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刘德华 ;
张利民 ;
不详 .
系统工程 , 1993, (04)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