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36
作者
覃丽君 [1 ]
王宏伟 [1 ]
胡秀芬 [1 ]
刘清军 [1 ]
施虹 [1 ]
隈远祥 [2 ]
陈全景 [2 ]
程佩萱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2] 十堰市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儿科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4 [小儿心脏、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eglobulin,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的临床效果。方法242例KD患儿随机分为IVIG1g/kg组与IVIG2g/kg组,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分别采用IVIG1g/kg和2g/kg单次静脉注射,观察患儿总热程、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和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s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血清丙种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C反应蛋白(Creacting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rterylesion,CAL)恢复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组内结果、治疗后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VIG1g/kg组平均热程为10·6d,WBC、PLT、CRP、ESR及ECG异常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1),IVIG1g/kg组与IVIG2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1g/kg组CAL发生率为29·5%(36/122),随访1年有87·5%的CAL恢复正常,12·5%未能恢复正常,其中9·4%为IVIG耐药病例;IVIG2g/kg组CAL发生率为24·2%(29/120例),随访1年有89·3%的CAL恢复正常,10·7%未能恢复正常,均为IVIG耐药病例,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K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低CAL发生率,减轻心血管系统损害,与IVIG2g/kg比较具有同样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91 / 8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加强对川崎病诊治的研究 [J].
李万镇 .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2) :4-6
[2]   优选静脉免疫球蛋白剂量治疗川崎病临床与免疫学效应研究 [J].
李永柏 ;
易岂建 ;
李秋 ;
唐雪梅 ;
李成荣 ;
王晓刚 ;
刘恩梅 ;
杨锡强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02) :32-35
[3]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探讨 [J].
王宏伟 ;
程佩萱 ;
陈绍军 ;
鲁维伟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2) :22-24
[4]  
Use of Intravenous γ-Globulin for Kawasaki Disease: Effects on Cardiac Sequelae[J] . H. Yanagawa,Y. Nakamura,K. Sakata,M. Yashiro.Pediatric Cardiology . 1997 (1)